智慧景区生态预警系统:守护自然之美的“哨兵”
在智慧景区信息化建设的宏大版图中,生态预警系统犹如一位忠诚的“哨兵”,时刻守护着景区的自然生态。以长白山景区为例,其构建的生态预警系统运用了多种先进技术,为景区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该系统通过在景区内广泛部署各类传感器,对森林火险、地质灾害、野生动物活动等生态要素进行实时监测。森林火险传感器能够感知空气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参数,一旦发现异常,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,通知景区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。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则可以对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提前预警,保障游客和景区设施的安全。
同时,生态预警系统还具备对野生动物活动的监测功能。通过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设置红外相机和监测设备,实时掌握野生动物的数量、分布和活动规律。这不仅有助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,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旅游体验。例如,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野生动物的实时活动情况,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。
此外,生态预警系统还与气象部门、环保部门等实现了数据共享,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数据,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。一旦发生生态危机,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理,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损失。
-
25 03-2025
巨有科技票务系统智能化:推动智慧景区建设的新动力
-
18 10-2022
紧跟乡村振兴战略,以农业+文旅模式,打造农文旅融合数字化场景!
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,但是在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,很容易陷入“文旅融合=文化+旅游”简单相加的经典误区,同时生搬硬套也使得文旅项目缺乏特色与体验感,很难打造形成独有的特色品牌。 要构建农文旅融,就要持续加深农文旅在广角度、深层次、宽领域的融合意识和融合理念。对于文旅融合如何赋能乡村振兴?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。
-
03 11-2021
景区IP如何吸睛又吸“金”,北京环球影城有话说
当下,受到疫情反复影响,旅游经济复苏仍然经受考验;客流不足,营收减少,门票经济受到政府和市场的持续调控。种种问题倒逼文旅行业重新思索收入结构,扩大非门票收入 ,二消经济再次成为了景区增收的法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