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一县域旅游“疯狂”崛起,小城后续如何升级以延续传奇?

发布时间:2024-05-20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364
这个五一假期,县域旅游彻底火了。根据携程发布的《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》,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%、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%,增速高于全国大盘。
其中,福建平潭、广西阳朔、浙江安吉、江西婺源、浙江淳安、河北正定、甘肃敦煌等地,是县域旅游的大热之地。
今年的“人从众”与往年不同,小城尤其是县城,成了人们的心头好。县域旅游,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?以携程统计的前十名榜单为例,我们能看到比较火的县城:
福建平潭主打的是海岛风情以及独具一格的“蓝色眼泪”。这个不到40万人口的海边县城,通常,在4到6月,海藻、海萤等海洋生物汇聚在这里的海岸线边,有着被誉为“蓝眼泪”的壮阔景观,吸引大批游客从全国赶来“追泪”。
浙江吉安主打通过“旅游+咖啡”新业态,把咖啡馆下沉到吉安的山、田、湖、瀑、林、矿里,这个常住人口约59万人的山区小县城,藏着300多家咖啡馆,吸引了很多“逃离城市,回归田园”的都市年轻人。

江西婺源以保存了大量完好的徽派建筑的传统村落、梯田花海吸引了无数游客。秋时节,以当地民居砖墙上晾晒的辣椒、南瓜、冬瓜、玉米、稻谷等秋收景观,推出‘晒秋’等一系列独特的地域乡土民俗文化,形成独一无二安宁和谐的乡村氛围。



此外,山东淄博的烧烤、河南开封的“王婆”、甘肃天水的麻辣烫、贵州台江的“村BA”等无不说明,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,有特色就能“以小博大”。


01


五一热潮下

县域旅游的反思


然而随着大家都扎堆去小众目的地,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这些原本宁静的小城,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。巨有君在刷社交媒体的时候,发现第一批去县城游的人已经在劝退大家了。
一个游客计划着五一到某地去感受传说中的江南避世古村,结果漫漫长路到这里,游客发现这里成了一个“人巨多,停车找不到停,吃饭找不到坐”的地方。更不幸的是,在订房平台上已经没有房间了。
这位游客原本希望感受一下清晨人少时的古村,结果发现,门外摩肩接踵,宁静古城变成了人声鼎沸的市集,而古色古香的街巷也被商业化侵蚀,哪里都是千篇一律的游玩项目,哪里都是长队——在网红餐厅吃饭要排队,拍照也要排队,停车也拥挤,这种种不便让她对这次旅行充满了失望。
因此,县域文旅要走进大众视野,挖掘本地特色和服务升级成为了关键。
其一,这需要县域深耕本地特色,发掘本地文化资源、历史底蕴、遗产、特色民俗等,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,提炼文化名片,讲好当地文旅故事,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,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和体验。

其二,如果县域旅游在服务上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,那么再美的风景、再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难以留住游客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旅游服务的升级就是,优化在线预订和支付系统,完善旅游交通、住宿、餐饮服务,确保游客能够轻松、快速地完成预定预约,赢得更多游客的信任和口碑。


02


小城资源

如何快速走进大众视野

县域旅游“被看见”只是第一步。没有县城“能随随便便成功”,做得好且长红的县城在旅游基础设施、交通便利度、旅游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玩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和准备,因此火爆是厚积薄发的。

以携程县域旅游热门榜单的浙江丽水为例,“五一”假期,丽水推出了极具特色的旅游体验,为大家准备了“百余场”文旅活动,音乐、舞蹈、市集、朗诵、戏剧等丰富的系列活动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、打卡,丽水全域共接待游客128.93万人次,文旅市场持续火爆。

丽水深度融合文化旅游,在古色古香的古堰画乡,推出《画乡渡》实景演艺与游客超强互动,开启游客的沉浸式穿越之旅;举办热播古装剧《与凤行》拍摄地仙境游园会,推出系列主题活动,戏剧表演、水上集市、文创风物、情景互动、NPC在线还原等活动,吸引了一大波流量打卡;结合影视游,大力推动“汉服体验”“畲族服饰”“簪花”特色旅拍业态,不断完善游客打卡拍照,地标打卡、租售、妆造、跟拍等沉浸式旅拍服务消费产业,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旅游新体验。


黄金周假期期间,丽水累计举办100余场各类文旅活动,一波接着一波文旅新业态、新爆款“圈粉”众多年轻人来这座小城“反向游”。丽水如何把这些丰富文旅活动串联起来传播给大众,让游客在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中轻松搞定“游、食、住、行、娱、购”?
在此前丽水文旅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,当地运营方觉得,丽水内的旅游资源分布零散、类型多样,缺少营销平台整合以及面向游客端的服务功能,这使得旅游资源无法精准触达给游客。

如果想要发展旅游,就必须在文旅开发的过程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,形成相对完整和闭合的文旅产品消费链。为此,丽水早已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,做好软硬件设施配套、完善周边产品丰富度、强化信息化对旅游的支撑,这一系列的动作,既有数字化运营能力的突破,亦有对游客旅游服务的升级。 


丽水搭建了全域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,推广智慧旅游应用,通过主动营销,对全区域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及主题活动的串联,让那些隐藏在丽水的美景、美食等资源得以被更多人看到,把线上的流量转化为线下的旅游行动,吸引很多人前往打卡。
丽水通过公众号、抖音、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,形成横向矩阵。通过发布图文、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,展示丽水地区的旅游资源、活动亮点和特色文化,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关注。
通过微信平台上建立公众号、旅游平台建立丽水文旅微矩阵,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服务,以公众号发布文章和图文消息曝光活动,旅游平台提供便捷购票、在线预订、在线支付等服务。

03


县域旅游

如何“花式”升级游客服务


一直以来小县城的接待能力有限,很难提供丝滑的黄金周旅行体验。一旦小地方被大批游客“慕名而来”,当地的运营和服务能力便会受到考验。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游客已经享受了太多便捷服务,县域旅游想要被游客选择,可能要满足包括旅游资源、游玩便利等一系列要求,如果体验不好,游客还会在社交媒体进行吐槽,这样的劝退贴比比皆是,影响着地方的旅游口碑。
如何根据游客的消费习惯,完善游客体验,把服务做细化,提高县城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,在这方面,数字化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。
建立一个全域旅游平台可以满足游客的所有需求。游客通旅游平台了解当地的特色游玩项目,了解周边配套,为游客提供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等全方位文旅信息和资源,丰富游客的体验感。
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去小县城旅游时,是否总是找不到吃的,游客会习惯带着一个面包 、一瓶牛奶和一瓶水,潦草应付一顿,“吃什么”在小县城游玩往往会成为一个大问题。
我们常常在大城市使用的美团、大众点评也容易失灵,地道的馆子不一定在网上查得到,甚至还会出现游客们蜂拥而入少数几家“推荐餐厅”的场面味道不一定好但排队很长的情况。

小县城信息化的升级,可以通过一部手机为游客提供美食种草,展示当地特色餐厅和推荐菜品,帮助游客快速找到心仪的餐馆,游客甚至提前预订餐位,手机下单点餐,旅游的体验感瞬间飙升。


除此之外数字化建设还可以优化哪些服务?比如在购票上,景点门口设置微信扫码买票,游客只需轻轻一扫,便能快速购票,轻松进入景区,节省了很多时间。还可以在游客服务中心,设置扫码听语音讲解,让游客随时随地都能深入了解景点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,增强体验感。

同时,平台还深度融入丰富的田园体验、游玩娱乐、民俗活动、精品民宿、特产购买、交通指南、路线推荐等功能。通过一部手机,游客随时随地的规划自己的行程,发现当地独特的游乐项目,吸引人的民俗活动,预订心仪的民宿体验,获取最新的交通信息和推荐路线,让整个旅行过程更加顺畅、有趣且丰富多彩。

这种种服务都会在游客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地方可以小,景点可以小,但服务和体验感不能“缩水”“打折”。如此,才能吸引新游客,积攒“回头客”。



04


县域旅游“人从众”

地方还需做什么?


在五一旅游当中,我们听见最大的还是“人从众”、“交通堵塞”、“安全问题”,比如县域很多地方道路差,地形复杂,一旦涌进很多人,容易出现交通事故,小县城的软件和硬件都不足以支撑突然暴涨的游客数量,交通拥挤,指挥调度困难几乎是小地方旅游的通病。
根据凤凰网报道,一位上海游客在福建平潭租了一辆电瓶车,打算逛景点,但一出门就发现,民宿门口的山路出现了大堵车,在最拥堵的路段,半小时一动不动,“路宽不够,也没有交警协调”。还有宰客——有游客表示从民宿打车到车站,一共7公里,被司机收了50元。
县域旅游还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,构建数字文旅管控驾驶舱可以很大限度的改善交通状况。平台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数据,可以迅速发现交通拥堵点,并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交通路线,确保游客能够快速、顺畅地到达目的地。此外,平台与交警部门系统对接,加强现场交通指挥,有效应对突发交通事件。
平台将提升小县城的旅游接待能力,通过数据分析,可以准确预测游客流量,帮助区域、景区等旅游服务提供者提前做好接待准备。在游客数量超过接待能力时,平台还可以实时发布预警信息,引导游客分流,避免游客拥堵和服务质量下降。

平台还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,收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,对宰客等不良行为进行及时处理,维护旅游市场的秩序和稳定。


这个五一,县域旅游的异军突出,让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城焕发新生。在“泼天富贵”面前,地方需要保持头脑冷静,加强信息化建设,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水平,提升整体竞争力,只有这样,县域旅游才能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返回列表页